胃和大腦之間隱藏的節奏可以塑造你的情緒
一項新的研究確定了心理健康與胃之間的聯系,胃是腸道的一個區域,在中樞神經系統和消化道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很少涉及。
胃和大腦都有恒定的電波模式在低水平上脈沖,結果發現這兩種模式越同步,某人被精神困擾.
該研究由丹麥奧胡斯大學和德國人類營養研究所的一個團隊進行。研究人員希望我們最終能夠診斷某些心理健康問題更準確地說,或者更早地,通過胃信號。
“直覺上,我們認為更強的身腦交流是健康的標志,”說奧胡斯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Micah Allen。
“但在這里,異常強烈的胃腦耦合似乎與更大的心理負擔有關——也許是一個處于壓力之下的系統。”
研究人員能夠獲得全腦掃描數據(跨越 209 個大腦區域)、飽腹掃描數據和 199 名參與者的心理健康問卷,然后對這些信息進行統計分析以尋找聯系。
更強的同步或耦合腦電波胃波與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的更高幾率有關,抑郁癥,和壓力。較弱的耦合意味著更好的心理健康和福祉的機會更高。
數據不足以表明胃活動直接觸發精神疾病反之亦然,我們還不知道為什么存在這些聯系。然而,通過進一步的研究,我們也許能夠利用這種關系。
它建立在我們已經了解的腸神經系統在腸道中,通過迷走神經與大腦相連。過去的研究已將這個“第二大腦”與疾病聯系起來如自閉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
“腸道的這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說奧胡斯大學的神經科學家 Leah Banellis。“大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微生物組和下消化系統上。我們的結果表明,胃部節律也與情緒健康密切相關。
準確診斷心理健康問題可能很棘手,不同的情況經常重疊,問題被忽視或誤診,人們不愿意或無法確定問題是什么。有其他標記為了更精確的診斷將非常有用。
更進一步,甚至可以調整胃部的反饋(胃節律)以緩解心理健康問題的癥狀,但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前,研究人員希望收集更多關于更大、更多樣化群體的數據,看看這些模式是否可以復制。
“我們知道某些藥物甚至我們吃的食物都會影響胃律,”說艾倫。“有一天,這項研究可能會幫助我們根據患者的身體和大腦如何相互作用來定制治療方法,而不僅僅是他們報告的感受。”
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