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100歲的人與疾病有著獨特的關系
人類可能是平均壽命更長如今,但即便如此,我們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活著看到我們的 100 歲生日。然而,只有少數人會成為百歲老人的原因對科學家來說仍然是個謎。
但我和我的同事發表的最新工作剛剛揭示了一個因素,這可能是百歲老人長壽的關鍵。
我的研究團隊發現,活到 100 歲的人似乎擁有避免疾病的超人能力。
科學家們對百歲老人非常感興趣,因為他們可能是理解我們如何活得更久、更健康地活得更久的關鍵。
研究人員長期以來一直在思考的一些問題是,百歲老人恢復力的關鍵之一是否主要在于他們推遲重大疾病的能力,或者他們是否只是更擅長在這些疾病中生存下來。或者,他們是否完全避免了某些疾病?
了解這些問題的答案將使我們至少離弄清楚哪些具體因素有助于長壽更近一步。因此,我和我的同事們開始看看我們是否能找到答案。在最近的兩項研究中,我們分析并比較了同年出生的長壽和短壽人群。
這兩項研究的結果表明,百歲老人不僅一生中總體上患病較少,而且發展速度也較慢。與壽命較短的同齡人相比,他們也不太可能經歷致命疾病,例如嚴重的心血管疾病。
第一項研究包括 1912 年至 1922 年間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縣的 170,787 人。使用歷史健康數據,對居民進行了 40 年的隨訪——從 60 歲到去世,或直到 100 歲。
我們計算了每個參與者患中風、心臟病發作、髖部骨折和各種癌癥的風險,并將存活到 100 歲的人與壽命較短的參與者進行了比較。
我們發現,百歲老人不僅在中年晚期的患病率較低,而且他們一生的患病率仍然較低。
例如,在 85 歲時,只有 4% 的百歲老人經歷過中風。相比之下,在幾乎成為百歲老人(活到 90-99 歲)的人中,大約有 10% 在 85 歲時經歷過中風。
此外,盡管壽命更長,但他們患大多數疾病的終生風險從未達到壽命較短的同齡人。
在 100 歲時,12.5% 的百歲老人經歷過心臟病發作,而生活在 80 至 89 歲之間的人群中這一比例略高于 24%。這表明百歲老人會延遲——在許多情況下甚至避免——與年齡相關的重大疾病,而不是簡單地更有效地生存下來。
這項研究的一個局限性是它只側重于分析重大疾病的更嚴重診斷。但是,如果長壽的真正關鍵不是百歲老人完全避免疾病,而是他們能夠避免患上嚴重疾病呢?
為了探索這一點,我們進行了第二次研究其中包括 40 種不同的醫療狀況。這些情況從輕微到嚴重不等——例如高血壓、心力衰竭、糖尿病和心臟病發作。
我們研究了 274,108 名出生于 1920 年至 1922 年間并居住在瑞典的參與者。我們跟蹤了參與者大約 30 年——要么從 70 歲到他們去世,要么直到他們 100 歲。共有 4,330 人成為百歲老人——僅占我們研究參與者的 1.5%。
即使在納入更廣泛的疾病并允許參與者在分析中患有不止一種健康狀況之后,我們的團隊也得出了與第一項研究相同的結論:百歲老人患病較少,而且他們一生中疾病積累的速度較慢。
我們還發現,百歲老人更有可能出現僅限于單個器官系統的疾病。這是這個群體健康和復原力的標志,因為從長遠來看,影響一個器官系統的疾病更容易治療和管理。
例如,雖然心血管疾病是所有年齡組中最常見的診斷,但與短命的同伴相比,百歲老人總體上被診斷出的可能性較小。
在 80 歲時,大約 8% 的百歲老人被診斷出患有心血管疾病。相比之下,超過 15% 的 85 歲死亡者在 80 歲時被診斷出患有心血管疾病。較低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似乎是百歲老人延長生存期的核心。
百歲老人還表現出對神經精神疾病更強的適應能力——例如抑郁癥和癡呆癥——終生。
盡管大多數百歲老人最終患上了多種健康問題,但他們比非百歲老人晚得多——通常在 89 歲左右。這要歸功于疾病較少和疾病積累速度較慢。
值得注意的是,非百歲老人在生命的最后幾年所患的健康狀況通常會急劇增加。但百歲老人的健康狀況并沒有出現同樣的急劇下降——即使是從 90 多歲開始也是如此。
長壽的秘訣是什么?
盡管壽命更長,但百歲老人設法延緩并在某些情況下避免疾病,這一發現既有趣又令人鼓舞。它表明衰老的速度可能比正常情況慢,并挑戰了人們普遍認為壽命越長不可避免地伴隨著更多的疾病。
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超長壽不僅僅是推遲疾病,還反映了一種獨特的衰老模式。但這主要是由于遺傳、生活方式、環境還是這些因素的組合仍然未知。我們研究的下一步將是探索哪些因素可以預測活到 100 歲,以及這些預測因素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是如何運作的。
了解百歲老人健康老齡化背后的機制可能為促進所有人更長壽、更健康的生活提供寶貴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