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汗水實際上并沒有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形成
“汗珠”是一個美麗的措辭,但意象并不完全正確。從科學上講,說“汗膜”可能更準確。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人類的汗液從毛孔中出現,并不像人們通常想象的那樣以離散的液滴形式出現,而是以幾乎平坦的淺水坑的形式出現。
如果足夠的汗孔填滿,溢出的汗液就會結合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非常薄的薄膜,厚度不到 0.1 毫米。
研究結果表明汗水的意義遠不止肉眼所見。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額頭上的汗水可能看起來像窗玻璃上流淌的水滴,但可以這么說,只有在你不為小東西出汗的情況下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使用一種特殊形式的紅外熱成像技術可以檢測單個汗孔,研究人員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放大了細節。
“出汗主要使用宏觀生理方法進行研究,而微觀到宏觀的出汗動力學尚未探索,”寫該團隊由機械工程師 Cibin Jose 領導。
在實驗中,六名健康的參與者躺在水平躺椅上,裹著可以取暖的電熱毯。
隨著志愿者周圍溫度的變化,汗水在他們的額頭上出現并蒸發,循環往復。
當毯子溫暖他們的身體時,他們的毛孔逐漸充滿汗水,直到溢出,匯集在皮膚上,與其他溢出的毛孔的汗水匯合。
有時,額頭上的細小毛發也會吸收汗滴,導致蒸發更快。
如果汗珠有時從額頭上滾落,很可能是由于重力造成的。這些汗水“痕跡”實際上并不是汗水直接從毛孔中形成的樣子。
一旦參與者經歷了一個出汗和涼爽的周期,他們的皮膚上就會留下一層鹽分。
當另一個溫暖循環開始時,這種鹽讓汗膜在他們的皮膚上第二次更快地形成。
“當汗液在第二加熱階段到達毛孔邊緣時,它會接觸、吸濕排汗并擴散到周圍的鹽分沉積物上,在皮膚上迅速膨脹一層薄薄的汗膜。”解釋研究作者。
該團隊希望在未來,他們的方法將幫助我們研究汗液形成在身體部位、身體活動和年齡組之間的差異。
“這項綜合研究極大地促進了我們對微尺度人類出汗基礎知識的理解,這可以擴展到臨床診斷、紡織工程和可穿戴傳感器開發方面的增強應用,”他們結束.
該研究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界面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