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mimii"><kbd id="mimii"></kbd></td>
  •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是由安徽中醫藥大學中國科技論文核心期刊,獲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綜合影響因子為0.492。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作為安徽中醫藥大學學術交流的窗口,在反映本校、本省中醫藥科研、醫療、教學成果與經驗,促進校內外、省內外、國內外中醫藥學術交流,促進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培養和造就中醫藥人才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作用。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期刊介紹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原名《安徽中醫學院學報》)是由安徽省教育廳主管、安徽中醫藥大學主辦的綜合性中醫藥學術期刊。國內統一刊號:34-1324/R;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2095-7246。本刊創刊于1981年12月。試刊2期后,于1982年5月25日經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批準[皖宣字(1982)022號]成為正式刊物,國內公開發行;1987年改為國內外公開發行。1981-1995年為季刊(每季末月20日出版);自1996年起改為雙月刊(雙月1日出版),64頁;自2009年第4期頁碼增加至80頁;自2010年第1期內文彩圖隨文彩色印刷;2011年12底本刊網站開通運行;2012年第4期頁碼增加至96頁;2013年11月12日,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同意(新出審字[2013]1414號),由《安徽中醫學院學報》更名為《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

    本刊堅持“以提高為主,注重實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國”的辦刊方針,內容上突出中醫藥特色并體現安徽地方特色。經過對欄目不斷調整,目前基本固定的有理論研究、文獻研究、新安醫學研究、臨床研究、臨床經驗、針灸經絡、實驗研究、方藥研究、教學研究、綜述等。其中,新安醫學研究等欄目在全國獨具特色,深受廣大讀者歡迎。

    本刊作為安徽中醫藥大學學術交流的窗口,在反映本校、本省中醫藥科研、醫療、教學成果與經驗,促進校內外、省內外、國內外中醫藥學術交流,促進中醫藥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培養和造就中醫藥人才等方面,均起到了積極作用。

    本刊得到上級主管部門多次表彰和獎勵:1989年獲全省高校自然科學學報三等獎;1990年獲全國高等醫藥院校學報二等獎;1995年獲全國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三等獎,全省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二等獎,全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1998年獲全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1999年獲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三等獎,全省高校優秀學報一等獎;2002年獲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2004年獲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二等獎和安徽省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二等獎;2005年獲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2008年獲第二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09年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和安徽省高校優秀學報二等獎;2011年本刊編輯部獲“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團隊”稱號;2012年獲第四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13年獲第二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網站獎及安徽省優秀科技期刊獎。另外,本刊編輯人員曾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衛生部、新聞出版總署,省科技廳、教育廳的表彰和獎勵。

    本刊連續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列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并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CAJCED)》《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SinoMed)》及美國《化學文摘》等數據庫收錄。

    安徽中醫藥大學學報收錄情況
    • 知網收錄(中)
    • 維普收錄(中)
    • 萬方收錄(中)
    更多學術動態
    雜志社聯系方式
    • 主編:馬宗華
    • 地址:合肥市梅山路103號安徽中醫藥大學華佗樓433、435室
    • 郵編:230038
    相關提問
    相關期刊推薦

    新中醫

    中醫學 - 國家級期刊

    陜西醫學

    中醫學 - 統計源期刊

    光明中醫

    中醫學 - 國家級期刊

    中外醫學研究

    中醫學 - 省級期刊

    中醫教育

    中醫學 - 國家級期刊

    202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